“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我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能源结构战略转型进入关键阶段。实现碳中和需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全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太阳能具有清洁、安全、高效、可持续等显著优点,在我们国家新能源体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或节能减排等形式去抵消公司、团体或个人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此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全球变暖引发世界各地加大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碳”耗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变暖的最根本原因。为抑制全球进一步变暖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世界各地开始提倡“碳中和”理念,目的是在于减少碳排放量,实现绿色化发展。化石燃料发电产生的碳排放量大,截止2019年底,全球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CO2排放量高达368亿吨。各国为减少碳排放量,开始利用新能源发电,如光伏发电、风电和水电等。
由于中国的光照资源充足,因此中国政府大力倡导发展光伏发电行业。中国累计和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占比34.96%,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现阶段,中国新增光伏装机主要在华北地区(28.5%)、西北地区(21.6%)、华东地区(17.5%)、华南地区(15.7%)、华中地区(11.6%)、以及东北地区(5.1%)。根据头豹分析师测算,中国光伏发电行业将有望于2025年达到805.2GW的规模。
“碳中和”理念已成全球趋势,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纷纷发布相应的“碳中和”目标。
在2020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我国政府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光伏发电取代传统火力发电大幅度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快碳中和的实现,而世界各国对碳中和达标的重视也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光伏发电的发展。
新能源发电类型最重要的包含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和核电等。不一样的新能源发电特点如下:
尽管风力发电度电碳排放量有着非常明显优势,但由于全球各国自然资源的差异性,导致在光照资源充足的中国及美国等国家更青睐于光伏发电。
现阶段,全球电力生产结构依然以不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为主,但其占比年年在下降,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占全球电力生产结构的比例则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中,水力发电占主导地位。除风电外,发展速度最快的为光伏发电,是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
光伏作为目前资源最易得、性价比最高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肩负在碳中和时代,成为全世界主力能源的重任。根据 IRENA 预测,2050 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达到 14,000GW。以 2021 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约为 850GW 测算,增长空间达到 16.5 倍,成长确定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