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作为全球气候治理与能源转型进程中的先锋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能源结构与产业生态。近年来,常州市积极做出响应时代号召,毅然踏上了“新能源之都”的建设征程。通过深入实施“532”发展的策略,常州市推动农村地区能源革命,促进农村产业提档升级、拉动产业链延伸,支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随着我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传统能源供应难以满足日渐增长的乡村用能需求,同时乡村环境治理能力仍需提高。因此,常州市始终致力于高质量做好农村能源转型,保障能源经济更好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因势利导:将乡村自然资源转化为绿色新能源。在发电环节,聚焦光伏种植、光伏养殖、光伏村舍三大模式,推动城乡光伏发电“见板率”再创新高。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常州光伏项目装机总规模达374.21万千瓦,同比增长59.25%。一些农光互补项目不仅利用光伏电站节能降碳,还在光伏板间种植经济作物,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稳步的增长,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盘活利用:将乡村废弃资源开发为储能致富宝。积极谋划推动乡村利用闲置土地或废弃矿坑等资源,建设大型储能设施。以国信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该电站装机规模150万千瓦,是全省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其建设为乡村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和储能解决方案。又如装机规模6万千瓦的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是世界首个大型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是乡村废弃资源再利用、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典型案例。这些实践展示了乡村废弃资源向储能资产转化的巨大潜力,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提供了宝贵经验。
巩固提升:将乡村电网设施建设为输送电枢纽。坚持“以用促建,建用平衡”的发展原则,将乡村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输送电枢纽。积极探索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实现了乡村电网对电力的精细化管理;积极利用特高压输电技术,将乡村地区富余的电力远距离输送到能源需求旺盛的地区。乡村电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以及智能电网、微电网及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
向绿而行:将绿色生产生活树立为乡村新风尚。2024年首发了新能源应用场景地图,其中超级充电、光储融合、新能源电站、微电网等应用场景丰富;通过全电厨房改造,安装集光伏、5G、电子大屏等功能于一身的智慧路灯,添置汽车充电桩等方式,打造全电民宿;在智能化渔场项目中,以“数字渔业、绿色发展、产业标杆”为目标,探索在河蟹养殖投饲、增氧、水质监测调控、起捕、清淤等阶段的机械化和智能化。通过积极推广新能源设备与应用场景,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与生活质量的双重提升。
为进一步深入推动农村清洁能源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常州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农村清洁能源模式和技术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省优化农村居民用能结构提供了参考。
因地制宜探索镇村能源绿色清洁发展的特色品类。农村能源绿色清洁发展不能一刀切,必须因地制宜,精准定位,打造特色品类。在光照资源丰富的乡村,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光伏发电项目,有效利用乡村闲置资源。同时结合乡村旅游开发,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路灯等新能源设施。此外,还鼓励乡村依据自己条件,发展生物质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形成多元化的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在新能源产业延链上拓展新型集体经济模式。引导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热情参加新能源产业延链项目,通过合作、联营、入股等方式,与新能源企业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南渡镇西圩村、西夏墅镇东南村等乡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投资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为新能源公司可以提供配套服务,实现了集体经济的稳定增长,年收入增长率超过20%。新型集体经济模式不仅让乡村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增加,还提升了乡村的整体竞争力。
在新能源发展集群中建立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动农民参与新能源发展集群,通过建立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民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溧阳市供电公司帮助杨山坝村以光伏富民为抓手,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收益模式,实现了富民增收和节能减排相结合,每户每年可增加光伏发电收入1300—1500元。这样一来,农民不仅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收益,还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归属感。
构建促进乡村能源绿色清洁发展的政策体系。在财政政策方面,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乡村新能源项目的建设运营。在税收政策方面,对从事新能源产业的乡村企业和个人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降低了其经营成本。在金融政策方面,通过创新金融理财产品、优化金融服务等方式,满足乡村新能源产业的融资需求。在土地政策方面,优先保障乡村新能源产业项目的用地需求。通过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为乡村融入新能源产业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农村能源发展已经走到了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现有的工作方式、方法、内容和思想认识也必须适应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需要。结合具体实践,常州市有如下思考: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地方政府应对辖区范围内乡村风光自然资源做全面评估,确定适宜发展发电、储能等新能源的重点区域。同时,通过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确保新能源项目既能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又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同时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和生产安全。在条件成熟的乡村先行开展新能源项目试点,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到其他乡村。
村企合作,利益共享,共促发展。鼓励村集体与投资企业组织合作,共同开发新能源项目,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村集体负责提供土地资源、协调村民关系等,投资企业则负责资产金额的投入、技术上的支持等。新能源项目产生的收益由村集体和投资企业按照约定比例进行分配。农民还能够最终靠出租土地、参与项目建设等方式获得额外收入。在新能源项目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在项目选址、建设、运营等所有的环节,都应充分听取农民意见。
生态优先,绿色引领,协同共生。鼓励采用适宜乡村环境的节地型、低噪声、高效率、智能化的新能源技术和设备。例如,在光伏电站建设中,采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模式,实现新能源开发与农业、渔业等产业的有机结合。还要努力通过新能源项目的建设带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将新能源融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中,提升乡村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常州市在推进乡村新能源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未来,常州市将继续深化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乡村新能源发展之路,为实现乡村振兴和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群众》杂志2025年第4期,原题目为《发展新能源产业 助力乡村建设》
图片来源:江苏省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协会微信公众号、中核华兴微信公众号、电联智造微信公众号
美债遭遇20 年最惨抛售,人民币却走向全球第三,特朗普害怕的事发生。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舞台上,一场金融格局的大变革正在悄然上演。
有些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员在考了职称后,挂靠职称证书给公司,比如会计证、统计证、建造师、电气工程师、消防工程师、土木工程师等等。
山西“订婚案”维持原判,被告获刑3年,审判长答问:处女膜未破裂影不影响罪的认定?#媒体精选计划
订婚案宣判在即男方很平静 男方已被羁押712天,当地村民谈订婚案:不理解(极目新闻)
山西“订婚案”二审维持原判,男方父亲:将当庭申述,庭上见到儿子了 比一年多前比瘦了,儿子挺坚强的 听到宣判结果没说什么
山西“订婚案”二审维持原判,男方父亲:女方没人出庭,会继续申诉#判决
知名律师谈“订婚案”二审焦点问题:无实质性关系、鉴定意见未出先捕,影不影响判决?
焦点一:该案中,男方依据女方内裤、擦拭物、房间内的纸巾中,未检出人精斑及STR分型,只是床单上有精斑等为由,对是否发生实质性性行为,并对违背妇女意志的控诉提出质疑或反驳,其是否有法律依据?
中国转向巴西采购至少240万吨大豆!美大豆协会主席慌了:关税战将使不少农民破产
环球网援引巴西媒体的数据,知情的人偷偷表示,中国进口商日前从巴西采购了至少240万吨大豆,这一数量几乎是中国月平均输入量的1/3。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示2024年度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通过人员,经广东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全省399位教师评审通过,其中珠海23位教师榜上有名。珠海23位教师榜上有名。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