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质荣誉

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来源:bob体育下载ios    发布时间:2024-03-06 14:56:31

2024-03-06

2月29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补 ...

  2月29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补齐新兴起的产业绿色低碳短板弱项。聚焦制约新兴起的产业绿色发展的瓶颈环节,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着力解决新兴起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后顾之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引导数据中心扩大绿色能源利用比例,推动低功耗芯片等技术产品应用,探索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算力应用体系。在新能源领域,加快废旧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固废综合利用研发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文件还指出,紧紧围绕能源生产、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全社会各领域绿色消费需求,加大绿色产品供给,培育供需深层次地融合新模式,实现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支撑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全面实施工业产品绿色设计,运用无害化、集约化、减量化、低碳化、循环化等绿色属性突出的产品设计理念和方法,构建工业领域从基础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品全链条的绿色产品供给体系。加快建立健全覆盖主要工业行业的绿色产品质量标准、标识、认证体系,研究加大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力度,推广应用光伏光热产品、新能源车船、绿色建材等绿色产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生态环境厅(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分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市场监督管理局(厅、委),有关中央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如下意见。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新兴起的产业绿色高起点发展,前瞻布局绿色低碳领域未来产业,培育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融合发展新业态,建立健全支撑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技术、政策、标准、标杆培育体系,推动产业体系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的全部过程清洁化、制造流程数字化、产品供给绿色化全方位转型,构建绿色增长新引擎,锻造绿色竞争新优势,擦亮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

  到2030年,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层级整体跃升,产业体系和布局明显优化,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明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显而易见地下降,碳排放总量实现达峰,新兴起的产业绿色增长引擎作用更突出,规模质量逐步提升,绿色低碳产业比重明显提高,绿色融合新业态不断涌现,绿色发展基础能力大幅度的提高,绿色低碳竞争力逐渐增强,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到203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地增强,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碳中和能力稳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竞争优势凸显,绿色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

  (三)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优化重构。加快传统产业产品结构、用能结构、原料结构优化调整和工艺流程再造,提升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推动产品向高端、智能、绿色、融合方向升级换代,推动形成品种更为丰富、品质更稳定、品牌更具影响力的供给体系。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工业能源消费结构,实施煤炭分质分级清洁高效利用行动,有序推进重点用能行业煤炭减量替代;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园区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就近大规模高比例利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快速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拓宽电能替代领域,提升绿色电力消纳比例。推进绿氢、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再生资源、工业固废等原料替代,增强天然气、乙烷、丙烷等原料供应能力,提高绿色低碳原料比重。推广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纺织、机械等行业短流程工艺技术。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到2030年,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5.1亿吨,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2%,电解铝使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比例达到30%以上,短流程炼钢比例达到20%以上,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乙醇等短流程合成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

  (四)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定期更新发布制造业绿色低碳技术导向目录,遴选推广成熟度高、经济性好、绿色成效显著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动企业、园区、重点行业全方面实施新一轮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升级。支持大规模的公司围绕产品设计、制造、物流、使用、回收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转型需求,实施全流程系统化改造升级。充分的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找准绿色低碳转型短板,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技术改造。鼓励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对标绿色工业园区建设要求,开展布局集聚化、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整体改造升级,组织园区内企业持续实施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支持行业协会制定重点行业改造升级计划,鼓励地方开展环保绩效创A行动,提升行业环保治理水平。

  (五)引导区域绿色低碳优化布局。坚持全国一盘棋,综合考虑区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等因素,推动传统产业形成集群化、差异化的绿色低碳转型新格局。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定位,把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结合起来,加强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科技协同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发挥地区特色和优势,综合平衡生产力、能源、资源、市场需求等要素,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在符合环保、能耗、水耗、安全生产等规定要求的前提下,稳妥有序推动高载能行业向西部清洁能源优势地区转移。严格项目准入,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推动区域产业绿色协同提升,重点发展钢化联产、炼化一体化、林浆纸一体化、以化固碳等产业耦合模式,以及冶金和建材等行业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向城镇居民供热等产城融合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强资源耦合和循环利用,加快建设“无废企业”“无废园区”“无废城市”。

  (六)加快补齐新兴起的产业绿色低碳短板弱项。聚焦制约新兴起的产业绿色发展的瓶颈环节,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着力解决新兴起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后顾之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引导数据中心扩大绿色能源利用比例,推动低功耗芯片等技术产品应用,探索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算力应用体系。在新能源领域,加快废旧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固废综合利用研发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完善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体系,推动规范化回收、分级资源化利用。在新材料领域,开展共伴生矿与尾矿集约化利用、工业固废规模化利用、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等研发技术和应用,提升稀土、稀有金属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在高端装备领域,加快增材制造、柔性成型、不伤害原有设备的检测和拆解等关键再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推动高技术上的含金量、高的附加价值装备开展再制造。在环保装备领域,针对新污染物治理等新需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航空航天领域,积极发展电动飞机等新能源航空器。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加快液化天然气(LNG)、甲醇、氨、电池等动力形式的绿色智能船舶研制及示范应用,推广内河、近海船舶电气化改造工程试点。

  (七)着力锻造绿色低碳产业长板优势。立足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全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高绿色环保、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产业占比。鼓励产业基础好、集聚特征突出的地区,优化产业链布局,集聚各类资源要素,提升集群治理能力,推动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跃升,在绿色低碳领域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绿色低碳产业链分工协作,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争创制造业领航企业,加快产业延链强链,在产业链关键环节打造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努力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层次地融合,探索形成技术先进、商业可行的应用模式,形成产业增长新动能。

  (八)前瞻布局绿色低碳领域未来产业。聚焦“双碳”目标下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需求,谋划布局氢能、储能、生物制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未来能源和未来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石化化工、钢铁、交通、储能、发电等领域用氢需求,构建氢能制、储、输、用等全产业链技术装备体系,提高氢能技术经济性和产业链完备性。聚焦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电力系统各类应用场景,开发新型储能多元技术,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所需的储能技术产品矩阵,实现多时间尺度储能规模化应用。发挥生物制造选择性强、生产效率高、废弃物少等环境友好优势,聚焦轻工发酵、医药、化工、农业与食品等领域,建立生物制造核心菌种与关键酶创制技术体系。聚焦CCUS技术全生命周期能效提升和成本降低,开展CCUS与工业流程耦合、二氧化碳生物转化利用等研发技术及示范。

  (九)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深层次地融合。发挥数字技术在提高资源效率、环境效益、管理效能等方面的赋能作用,加速生产方式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深化产品研制设计环节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应用,分行业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基础数据库,开发全生命周期评价、数字孪生系统等工具。面向重点行业领域在生产制造全流程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典型应用场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势,建立回收利用环节溯源系统,推广“工业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模式。加快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园区协同推进能源数据与碳排放数据的采集监控、智能分析和精细管理。推进绿色低碳技术软件化封装,支持开发绿色低碳领域的专用软件、大数据模型、工业APP等。

  (十)推动绿色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层次地融合。紧跟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层次地融合的变革趋势,在绿色低碳领域深入推行服务型制造,构建优质高效的绿色制造服务体系。引导大规模的公司利用自身在产品绿色设计、绿色供应链管理、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方面的经验,为上下游公司可以提供绿色提升服务。鼓励绿色低碳装备制造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积极培育专业化绿色低碳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开发推广绿色制造解决方案,提供绿色诊断、计量测试、研发设计、集成应用、运营管理、检验测试、评价认证、人才培训等服务。深化绿色金融服务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在供应链场景下规范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可以提供绿色低碳转型融资服务。

  (十一)推动绿色消费需求和绿色产品供给深层次地融合。紧紧围绕能源生产、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全社会各领域绿色消费需求,加大绿色产品供给,培育供需深层次地融合新模式,实现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支撑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全面实施工业产品绿色设计,运用无害化、集约化、减量化、低碳化、循环化等绿色属性突出的产品设计理念和方法,构建工业领域从基础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品全链条的绿色产品供给体系。加快建立健全覆盖主要工业行业的绿色产品质量标准、标识、认证体系,研究加大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力度,推广应用光伏光热产品、新能源车船、绿色建材等绿色产品。鼓励大型零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丰富绿色消费场景,优化购买使用环境,建立购销激励机制。

  (十二)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一体化部署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转化应用、主体培育等,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绿色低碳领域集聚,实现创新效能转化为产业竞争新优势。依托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有序推进与绿色低碳转型紧密关联的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颠覆性技术攻关,加快突破绿色电力装备、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一批标志性重大装备。强化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绿色低碳领域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快速推进绿色低碳重点领域创新联合体和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在钢铁、石化化工、家电等行业建设一批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开展绿色低碳关键计量技术、设备研发。布局建设绿色低碳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试验验证平台和中试平台,快速推进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发展。健全技术应用推广机制,组织制定供需对接指南,开展技术交流活动。

  (十三)完善绿色化发展政策体系。以精准、协同、可持续为导向,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创新政策实施方式,逐步建立促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现有财政资金渠道,重点支持绿色低碳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绿色低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向和领域。充分的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依托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专项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金融资源支持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建立绿色低碳技术改造项目库和标杆企业库,加大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支持力度,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鼓励现有政府投资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培育和孵化绿色低碳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挥税收优惠政策正向激励作用,落实好对绿色技术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合乎条件的市场主体应享尽享。完善工业节能管理制度,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督促企业加强合规建设,依法依规合理用能。考虑能耗、环保绩效水平,完善阶梯电价制度和水价政策。健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套制度,研究有序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协调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绿电绿证交易等市场建设。

  (十四)健全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强化标准顶层设计和规范性管理,推动各级各类标准衔接配套,加强标准贯彻实施和应用评估。发挥各有关标准化技术组织作用,按照需求导向、先进适用、急用先行的原则,加快制定碳排放基础通用、核算与报告、低碳技术与装备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到2030年完成5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制修订。持续完善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环保装备标准,稳步升级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标准,协同推进数字赋能绿色低碳领域标准。加强国际标准研究和对比分析,推动先进国际标准在我国转化应用,热情参加国际标准规则制定,推动我们国家绿色低碳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

  (十五)优化绿色低碳标杆培育体系。发挥绿色低碳标杆的引领带动作用,构建绿色制造“综合标杆”和细致划分领域“单项标杆”相衔接的标杆培育体系,打造制造业绿色化发展领军力量。制定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办法,发挥绿色工厂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纵向形成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绿色工厂培育机制,横向通过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带动园区内、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到2030年,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鼓励绿色工厂进一步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创建“零碳”工厂。深入开展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培育,不断探索绿色低碳路径和解决方案。持续遴选发布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再生资源规范条件企业、环保装备规范条件企业、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园区等,从工业全过程深挖能源资源节约潜力。

  (十六)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部门间协同合作,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大对地方绿色低碳产业培育、技术改造升级、工业领域碳达峰等重点工作指导评估,鼓励结合实际创新支持政策,合理设置政策过渡期。有关行业协会、专业智库、第三方机构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广,助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十七)深化国际合作。利用现有双多边机制,加强绿色发展的策略、规划、政策、标准和合格评定交流对接。深化与各国在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装备、绿色服务和产品碳足迹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们国家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技术装备有序走出去,鼓励国内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中外合作绿色工业园区,为全球绿色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十八)加强人才教育培训。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增设绿色低碳领域急需紧缺专业,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人才“订单式”培养。依托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卓越工程师薪火计划和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引进和培育绿色低碳领域海内外高水平人才。支持地方面向绿色低碳领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十九)做好宣传引导。组织并且开展全国生态日、环境日、节能宣传周、低碳日、中国水周等活动,加强各类媒体、公益组织舆论引导,加大对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有关政策法规、先进的技术、典型案例的宣介力度,推广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先进经验和举措。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月2日,旺苍县20万吨废旧光伏组件循环再利用产业园区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罗永茂,湖州景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先明,四川永安光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卫兵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罗永茂向出席签约仪式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感谢,向项目的签约表示热烈

  1月11日,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方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意见中提及,要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促进废旧风机叶片、光伏组件、动力电池、快递纸箱塑料包装等废弃物循环利用。推进原材料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全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全方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到2035年,能源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方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文件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重点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加

  9月19日,四部门关于开展《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推荐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拟遴选发布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拟推荐的工艺技术设备主要面向工业固废减量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再制造等四个领域。拟推荐的工艺技术设备应符合法

  2022年5月12日,为贯彻落实《固态废料对环境造成污染防治法》,推进废旧光伏组件等新兴固废综合利用,工业与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召开线上工作交流会。来自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光伏电站运营企业、废旧光伏组件回收利用企业、有关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代表参加会议。会上,有关专业的人介绍了我国光伏装机情况

  2月10日,国家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文中提到探索新兴固废综合利用路径,研究制定船舶安全与环境无害化循环利用方案,加强船舶设计、建造、配套、检验、营运及维修、改造、拆解、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相关企业与机构信息共享,促进船舶废旧材料再生

  随着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利用,退役和废旧光伏组件的回收利用成为一个显性问题,同时也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新商机。

  尽管光伏发电是贴着“绿色”标签的清洁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但是它也隐藏着潜在的污染风险。据了解,目前我国对废旧光伏组件回收,在政策和标准层面上基本是空白。截至2019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达到20430万千瓦,连续4年保持全球第一。按照市场上标准的25年常规使用的寿命估算,废弃光伏组件数量在若干年后将非常巨大

  一个月前,意大利驻西西里岛的卡塔尼亚(Catania)附近的一家垃圾处理厂被意大利宪宪队(Carabinieri)查封。当时,意大利环境部(MinistryofEnvironment)称,送到那里进行回收的光伏电池板被走私到非洲和中东市场转售。意大利政府称,在塞内加尔、布基纳法索、尼日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土耳其甚至叙

  从白城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官微获悉,2023年12月29日,吉西基地鲁固直流140万千瓦外送项目大安单元成功并网发电。据悉,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其中大安单元装机容量70万千瓦,包括风力发电400MW,光伏发电200MW,光热发电100MW。集团下属的白城市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项目建设承揽代建了大

  由于熔盐原材料产量有限,制约着我国熔盐光热发电行业发展。伴随着光热行业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与其黄金搭档的熔盐储能也开始爆发式增长。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正在推进的53个光热发电项目中,有25个采用熔盐储热技术。在业内人士看来,熔盐储能不但可以应用在光热发电行业,还能应用到煤电调峰、供暖

  连日来,在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县四十里戈壁实施的省列重点项目,国家“沙漠、戈壁、荒漠”大型太阳能热发电基地示范(续建)项目之一——汇东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75万千瓦光热+光伏试点工程建设项目,正在马力全开,快速推进。在阿克塞县汇东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75万千瓦光热+光伏试点工程建设项目现场,建设者们

  在前期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方法学建议并开展遴选评估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了首批4个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分别为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太阳能作为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太阳能利用是光伏发电,但说起光热发电,可能还很

  10月24日,生环境部制定发布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是指导特定领域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实施、审定和减排量核算、核查的主要是根据。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各类社会

  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并网光热发电(CCER—01—001—V01)》。方法学明确了并网光热发电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的适用条件、减排量核算方法、监测方法、审定与核查要点等。并网光热发电方法学适用于独立的并网光热发电项目和“光热+”一体化项目中的并网光

  9月19日,甘肃阿克塞汇东新能源“光热+光伏试点”项目吸热塔顺利结顶,进入设施安装阶段。汇东“光热+光伏试点”项目位于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四十里戈壁千万千瓦级太阳能热发电基地,项目总体装机容量750兆瓦,其中光热发电110兆瓦,光伏发电640兆瓦。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哈电集团坚决服从服务国家战略,坚持“三商”的发展定位、构建“三个系统”的产业布局,实施“三步走”的工作安排,着力推动新一代光热发电研发技术,努力为公司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日前,哈电集团锅炉公司与中国电建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近日,中铁十一局承建的阿克塞汇东新能源光热+光伏试点项目吸热塔顺利结顶,为后续并网发电奠定了基础。据悉,该项目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四十里戈壁,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均上网电量17亿千瓦时。

  光热发电开发模式及电价传导机制探讨孙锐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高级顾问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标志着我国光热发电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文件明确,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左右。然而,这样的发展目标要

  2月29日,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规划目标:到2030年,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层级整体跃升,产业体系和布局明显优化,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

  据工信部网站,202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全年锂电池行业产品价格会出现显而易见地下降,1-12月电芯、电池级锂盐价格降幅分别超过50%、70%。详情如下:2023年全国锂离子电池

  近日,工业与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主要目标提出,到2030年,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层级整体跃升,产业体系和布局明显优化,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明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显而易见地下降,碳排放总量实现达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9日,工业与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要谋划布局氢能、储能、生物制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未来能源和未来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电力系统各类应用场景,开发新型储能多元技术,

  2月28日,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3年发展回顾与2024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处长金磊介绍,2023年我国光伏产业延续良好的发展形态趋势,产业技术加快创新升级,产业规模和创新应用持续增长。在制造端,各环节产量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增速均在64%以上。其中,多晶硅产量143万吨,

  2023年,我国光伏产业技术加快迭代升级,行业应用加快融合创新,产业规模实现进一步增长。根据光伏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再创新高,行业总产值超过1.75万亿元。多晶硅环节,1—12月,全国产量超过143万吨,同比增长66.9%。硅片环节,1—12月,全国产量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2月26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印发《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其中提出,到2026年底,中国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数据安全保护意识普遍提高,重点企业数据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重点场景数据保护水平大幅度的提高,重大风险得到一定效果防控。数据安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单忠德为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任命李良生为水利部副部长;任命张政为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任命胡明朗为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任命农融为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任命卞志刚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免去农融的外交部部长助理职务;免去左力(女)的司法部副部长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2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前七批示范企业(园区)名单及前五批参考产品(技术)目录的通知。原文如下:工业与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前七批示范企业(园区)名单及前五批参考产品(技术)目录的通知工信厅运

  2月21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通知指出,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方面,重点制定太阳能、风能、光热、地热、潮汐能、生物质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开发、输送、储能、利用以及分布式应用等有关技术和装备标准。原文如下:工业与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业领域